基本上嘛,三战是一个高度讲求多人合作的游戏。
其实社交性相当高的游戏,而且是多人一起合作,
那么怎么利用基本功能,去制造出好用的效果,就满值得玩味的了XD
因此这一次文章主要是要讲两个功能的重要性——
「撤退」和「调动」,毕竟在战场上适时的调度队伍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撤退的运用
首先来谈「撤退」,在谈撤退的时候,需要复习一下撤退的定义。
撤退可以不耗体回城,
如果原根据地在要塞,则会退回要塞。
简单来说,撤退是完全无法「拦截」,所以也不能够「中止」。
点了撤退以后,会进入一个完全无视障碍物、部队的状态。
因为这个机制的存在。
所以我们就可以反过来利用「撤退」功能的优势。
比如说,先进行部队的分配。
当敌方对你进行围城之前,先利用的视野盲区的概念,将主力分布在外。
由于敌方只能看到两格之外的位置,在消灭器械之后,再使用「撤退功能」。
在短时间内,能够制造出一种「前后夹击」的错觉。
且当敌方需要阻拦时,是无法拦截成功的,因此可以在攻击之后,直接穿越敌军的阵线中,也就是撤退延伸出来的两个技巧。
其一,在一瞬间制造夹击假象。
其二,进入无敌状态,来穿越敌军阵线。
不过要使用撤退,首先就是要快速打溃对面的器械队,或是扰乱,甚至是打断对方攻城的进度,让敌军攻城的计划失败。再来马上撤退回城,如此也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其实就是卡视野盲区的一个变体功能,当然实际的状况,还是要视双方队伍而定。
但是退一万步来说。
「退兵」是实际战场上很常用的做法,一击必中,一触而退。
以最短路线回来,保存最大实力,在视野盲区的部份由于只有两格的距离,所以大概半分钟内就可以进行突袭,除了闪电战术让敌军摸不清楚你的兵力调度是否还有其他伏兵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低战损。
因此,撤退这个功能,是当出发时,就要先想好什么时候要按下「撤退」。
而不是被打到部队溃散后,才使用「撤退」,在战场上厉害的主帅,是让全军能最低战损,接二连三地进行扰敌。
《孙子兵法‧军争篇》里头有提到「归师勿遏」。
这个意思就是
撤退不等于溃败。
撤退不等于溃败。
撤退不等于溃败。
事实上,主动撤退的部队,看似被动,但实际上游刃有余地拿到了主控权。
至于调动的部份,其实关键是在于「金铢」的应用。
二、调动的运用
一般来说,直观上来说,大家在调动时不会使用这个功能,但是有一种方法足以造成敌方误判的效果。
首先,在夹击时,同盟先把部队调动到要防守的城池。
然后我方去攻击其他城池。
在敌军大举来攻城的同时,立刻使用「金铢」让我方部队立刻回城防守。
如此,就可以利用游戏的机制。
进行比西凉铁骑还要迅速的操作,让全体立刻回城防守。
●范例一:同时攻守法
比如先运行「调动」将部队调往上洛,进接着进攻关中长安,此时我们是进攻方,在打完城防守军之后。
(1)使用「金铢」,将主力立即调回上洛防守。
(2)留下器械队,继续攻击长安城。
进退如飙风,攻防两不误,而不管是「撤退」还是「调动」。
关键都是在于减低战损,集中兵力。
以大吃小。
以游击打整体。
●范例二:空城计
调动的「金铢」玩法,还可以玩「分批调动」。
一样以调动到上洛为例子,此时我们进兵长安,会让敌军误以为上洛守军薄弱,可以适当地引诱敌军攻击上洛。
但只要敌军一发兵攻击上洛。
我方就可以利用「金铢」来让主力分批回城,逐一磨掉对方的小批主力部队。
也可以卡秒回城,转而歼灭对方器械主力。
把握这几个原则,运用游戏机制,就可以制造出不少诡变的战术,虽然老手们应该已经知道了,不过还是简单写了这一篇。
这边讲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在战场上的时候,状况是非常多变的,所以还是要依照实际的情况来配置队伍。
如果有其他调动和撤退可以应用的状况。
也欢迎大家提出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