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包數據參考:
基礎公式
整理1
後續更新1
後續更新2
置頂的解包文很久沒更新, 在那邊留言的耐力計算再經過了幾天改良及研究
現時集成了更精確的試算表
能更好理解現時為止耐力/速度的爭議
到底全速流還是全耐燃費流才是正解?
這裡為你詳細探討
首先,在最後的解包更新中,
得知了衝刺距離其實是可變的,而最高可達賽程的1/3
相當於終盤全程都使用衝刺公式
衝刺距離的計算公式很複雜
但反推論下就可以根據極端例子, 計算體力消耗/速度/衝刺/時間的相間關係
– 上限=100% =1/3賽程全衝刺
– 下限= 0% = 不衝刺只跑完全程賽事
最終成就了以下圖表

圖表以試算表中,2000距離,無金回體,逃馬,根性350 的數據所畫
試算表中可以更改距離/跑法/根性值即時產生新圖表
但GOOGLE試算表的調不到細膩的設置
所以會長這個樣子

但大致是相當的東西,就顏色跟線條沒這麼好閱讀
—————————————————————————————————
首先講解圖表
圖表中12條縱線條代表速度數值,
從100開始,遞增100到1200

單獨觀看代表此速度根據耐力的多少進以影響衝刺距離
最終影響衝線時間
最低點為下限,此體力會以不衝刺跑完全程,比低點低的=體力不足
最高點為上限,此體力會理論上觸發上限1/3衝刺距離
整體都是耐力愈高,衝刺距離愈多,時間愈短

4條橫虛線代表衝刺上下限的範圍
最高的100%衝刺距離
最低的0%衝刺距離
以及作繪線用的33%及66%衝刺距離
最後形成整個梯形
從耐力1200以上切開 (理論上的耐力上限)
最高速仍然是1200速度1200耐力, 並無溢出
而從圖表可以發現不少有趣的結果
例如:

100速900耐下,衝刺距離為100%
結果非常接近1200速350耐,衝刺距離為0%
又例如:
在600速600耐的時候,

多100耐力比多100速度會更快
而距離的不同,及根性的多少,也會對梯形的形狀造成變化
進而得到不同的結果
例如根性1200時,梯型會這樣傾

所以耐力流跟速流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不同的優劣
理論上最強是全都要的1200速1200耐
而怎樣養就交給各位訓練員了
附上試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