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警告:本文內含部分登場機甲數據
86的動畫化使我想到自己三年前第一次讀小說時幻想著是否能看到會動的機甲。
如今夢想成真,看過原作的我也相當高興,不過高興之餘回顧了第一卷的內容,才發現隨著知識的提升對本作機甲設置產生了一些意見。
首先談談主角們的機甲M1A4,實際上從這點可以看出作者設計機甲時參考了許多現實的軍武,M1A4看起來就是美軍命名,而女武神的XM2的「X」在美軍中代表是試作型。
但是M1A4的炮是蘇聯的57mm口徑XM2則是德國的88mm口徑,看起來不免突兀不過並不是主要問題。

放上一張M1A4的設計圖來談談設計上的疑點吧。
首先可以看到本機甲的全長是10.7公尺,而那門57炮則是從頭到尾的長度,也就是說去掉自動裝填機和彈匣部分整根炮有最少7公尺長。
作者全書中只寫了炮的口徑但並沒有寫「倍徑」或許是沒有這個觀念,因為這麼長的炮管讓57炮的長度達到了嚇死人的120/L
這種嚇死人的倍徑我完全沒見過,這還是保守估計。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是這門炮看上去沒有放俯仰機和轉向機所以炮的轉嚮應該是靠機身的移動來實現的,也就是說主角們其實是在駕駛長腳的炮台。
再來還是炮的問題,小說第一卷88頁寫到辛近距離對戰車型開火,57炮的炮口初速竟然有八千公尺每秒!這是什麼概念呢?
現實中大約70/L倍徑的57炮初速是1000公尺每秒左右,主角的炮可以用兩倍的倍徑和火藥裝藥量打出八倍的初速!
另外繁體中文的小說這段似乎有語病。
『取消了雷管最低起爆的高速穿甲彈貫穿了裝甲,以秒速八千公尺的速度將高性能炸藥的爆炸力推進機體內部。』
這句的語病第一個是「秒速」和「速度」重複說明了飛行速度,第二個語病是「將高性能炸藥的爆炸力推進」意思是指「炸藥的爆炸力被推進機體內部」還是「用炸藥的爆炸力推進機體內部」
實際上這兩種解釋都不對,首先高速穿甲彈是不會有裝葯的,第二種解釋的話這種高性能炸藥是核彈嗎能打出大約十五馬赫的炮口初速。
這麼輕的機身開火要承受八千公尺每秒的炮口初速,第一集中M1A4開火后座力帶來的振動卻跟敵方機甲差別不大。
而且這門57炮還沒有裝炮口至退器,只靠四肢細腿硬吃后座力文風不動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結構了,甚至讓我懷疑這根本是共和國尖端科技。
接下來還是這門炮的問題,照設計圖來看這門炮是有彈匣和自動裝彈機的。
但這個彈匣看上面的刻度最多不會超過八發,而現實中的自動裝填機連120mm的炮都可以實現六秒一發,何況57炮,這代表主角在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軍時可以在一分鐘內讓主炮下班。
可能會有人問「說不定機身上還有其他彈藥」,但實際上看這個彈匣的長度和機身的短小就知道再藏也藏不下一兩顆砲彈,而且如果機身還能裝炮但就沒有裝備彈匣的必要了。
另外提一下動畫第一集M1A4開火的畫面。

這麼弱的裝甲還敢站成一排跟對方對射,拿破崙時代都沒有這麼憨的軍人。
實際上這還只是M1A4這門炮的問題,其他還有很多問題像是12.7mm機槍彈匣要放哪?作者在設計機甲時真的有考慮機體重量嗎?
不過按照進度第二集應該會推進到小說第一次介紹機體性能的地方,所以到那時再說也不遲。
關於這點我要提一下很多彈幕原作黨一看到機甲就瘋狂科普機體武裝之類,這很明顯是劇透,有人可能會說「不想被劇透就不要開彈幕」但即使是彈幕也應該保持基本的禮貌,當然要求他人守德性本身就是不可行的,所以只是稍微勸說而已。
如果有閑可能還會講一下其他機體的問題,但那代表我必須把第二卷第三卷之類重讀x_x
以上!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