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子灣溺水鱷
各大賽區的春季季後賽都即將進入最後階段,有些比較快的像是LCK還已經打完了,恭喜DK3:0橫掃GEN君臨LCK。而不久之後就是S11第一次的全球煉蠱大會,俗稱MSI。
我今天就以我在比賽中所看到的BP以及比賽內容做一些我個人的META理解,希望對於之後各位看比賽時可以有所幫助,手裡的瓜也能越嚼越香。
目錄
前言
S11和S10最大的差別差在哪?
各路BP生態
前言
我大多時間都是看LPL以及LCK的前段班比賽,所以關於PCS以及歐美賽區的狀況並不是很清楚,下面的META解析也多是以這兩個賽區為主。
S11和S10最大的差別在哪?

S10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野核時代,野核的重要性大到你這個戰隊不會玩野核就通通都要下去。因此在S11針對野核戰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動,使得這個戰術不再這麼強勢。野核依然能玩,但以前的那些工具人或是節奏型打野也再次回歸了,而這也導致了後續一系列的META改變。
而對於在線來說,S11的超大型裝備改動也使得在線的選角發生了大變動,原因自然是因為裝備的變動使得英雄之間的強度發生了改變從而影響了比賽的BP。至於於實際上變了什麼我後面會再提到。
綜上所述所造成的結果如下:
1.JG超難C,但JG超重要
2.隊伍前期更加重視上半部風向
3.前期小龍數量的優勢不如以往
各路BP生態
前面說到野區經濟和經驗同時被砍,而且中期之後在線的人去吃自家野怪一直都是家常便飯,這使得JG很難像以前選個野核英雄然後擔起一個C位的輸出。既然野核這條路不像以前這麼好走,那麼以往擅長打前期節奏的戰隊自然是樂觀其成,李星、烏迪爾、狗熊各種節奏怪紛紛出籠也各自取得了不錯的結果。而其中有一個介於野核跟節奏怪之間,又或是說他兼具兩者的優點在賽場以及積分中大殺四方,那就是人馬赫克林。
然而雖然說野核戰術被砍,但野核依然能玩,誰玩?那些最會打野核的隊伍玩。像是LPL的JDG、LCK的DRX和DK,這些隊伍擁有全世界最頂尖的野核選手,野核英雄在他們手上依然耍得虎虎生風,尤其特定野核英雄對於節奏型英雄還有著康特的效果,因此擅長打野核的隊伍在BP上就有著些許的天然優勢,一起玩野核你玩不過他,讓他玩野核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中路依然是法師領頭,在高強度的職業比賽裡面,要選刺客在前期單殺或是遊走拿到大量經濟優勢依然是比較困難的。不是不可能,但必須拚極限操作,問題是大家都是每個禮拜練一百多個小時的職業選手哪有這麼好秀?而法師能夠為團戰帶來的穩定輸出是顯而易見的優點,因此即使是經歷了一波裝備大改動,現在的中路依然是大法師時代。
法師大致就是分成前期壓制、團戰取向或是後期大魔王,分別代表就是星朵拉、球女以及阿祈爾和維克特。這方面跟其實一直以來都大同小異就不多解釋了。
值得注意的是S10毀天滅地的中上組合,由卡蜜兒+逆命的雙卡以及卡蜜兒+加里歐的關門組合幾乎消失,我覺得主要跟鬥士弱勢有關,現在前期投資上路的收益太不穩定,導致這些主打支持的中路英雄也逐漸消失了。
至於S10一度強勢的鬥士中路現在除了FPX之外其他隊伍拿出來感覺都不是很到位,畢竟這是FPX的獨門秘技別人想學還是很難學的。

DoinB的絕學中路克雷德
上路算是生態改變最劇烈的一條路,以往的鬥士互尻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坦克而且是大坦主宰上路。其中的原因跟野核的式微以及裝備的改動有關,野核很吃重在線線權因此需要上路鬥士去維護線權,而裝備的改動使得坦克現在可以很輕易的抵擋鬥士前期給予的壓制,從而在會戰為團隊提供非常良好的輸出環境以及控制。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DK的Khan,原本是以在線壓制出名的選手在S11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賽恩的形狀。而且因為大家現在都發現上路鬥士比賽不好發揮的情況下,紛紛開始拿坦卻在線權上玩不過Khan,然後在20分鐘之後就會看到一個龐然大物檔在DK所有人前面吃下所有控制和爆發,接著DK的其他四個人就會把你全家殺光光。
Khan:羽扇綸巾,強虜灰飛煙滅。

當然上路的鬥士也不是完全沒得玩了,跟野核一樣,誰去玩鬥士?那些有最強鬥士選手的隊伍去玩。LPL最明顯的就是SN的BIN,GEN的哥。尤其是BIN他的鬥士和坦克完全不是一個等級,所以只要陣容允許SN一定會儘可能的讓他拿到鬥士。

有在看上單老祖的應該就知道,Bin其實就是韓一刀。
下路的生態變化也挺大的,從S10的開戰工具人到煞蜜拉、凱莎時代再到現在的後期大射手時代。以前是因為中上路的前期風向對於遊戲的影響力太過巨大,而且S10強勢的鬥士足以壓制同等經濟的C位還能帶來極大的兵線壓力。但是因為鬥士式微而且AD的功能性裝備傾巢而出,和裝備相性良好的射手通常就是當前的版本強勢英雄。

能找到合適裝備的射手很多,鬥士式微意味著被切排的風險降低,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能夠安全地提供最大輸出的射手自然就成為了最優解,因此JINX、珊娜、剎雅、砲娘浮上賽場舞台,由左至右大致對應到棉連不斷的傷害到機動保命之間的性質。

而凱莎做為可以待在安全的遠處又能立刻刺殺後排的存在,依然是很有戰略價值的選角。但是你可以看到比賽中只要凱莎沒有辦法在前期拿到優勢,中期開始面對上面這些移動砲台就會開始無力,後期更是會被直接貼臉滿血A死。

另一個特別的存在是法洛士,射手中的經典POKE(絕對不是PEKO)英雄,照理說當前版本對於AD並沒有友善到可以拿出法洛是這種射手,但是實際登場時的效果卻還算OK,會掏出來的戰隊在運行POKE戰術的時候效果還算是挺好的,或許也是鬥士式微所導致的連鎖反應,算是我蠻意外的一個選角。
輔助方面我覺得跟S10差不太多,依然是非常重視開團以及遊走能力,但是巴德身為機體同時在這兩方面都十分優秀的英雄卻鮮少登場機會,我覺得是因為這英雄實在是太吃ID了,會用的人本來就不多加上論開戰也有其他好選擇,像是牛、銳空、銳兒、雷歐娜開戰能力十足又具備良好的團戰生存能力,其中又以銳兒的開戰最為致命。

而垃圾芬
…我是說瑟拉芬身為開戰軟輔的優秀代表,優秀的AOE傷害和控制讓她同時也常活躍在中路打出關鍵控制。

而由於後期大射手的崛起,保排型英雄的重要性也隨之上升,像是瑟雷斯、貪肯奇、娜米、露露等等。
META的改動都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通常都是因為A所以B結果造成了C導致最後有了D這樣的選角,並不完全是D的選角本身很強,是因為整個生態的變動讓他們登場頻繁從而在OPGG上面榜上有名,不要再看什麼T12345然後說哪個英雄很強或很弱了,我頭很痛。
之後會再來說說這樣的META以及BP變化如何影響實際的比賽內容,今天就先告一段落,我是西子灣溺水鱷,我們下次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