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進擊的巨人

【心得】(雷)關於結局的心得-首尾呼應的作品(重發)

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
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
如今最後一話出來了,回頭來看當初自己打的這篇文章

我認為裡面的論點仍然有效


「不再按照別人對自己的想法或期望,來決定自己是否有存在的價值,不再扮演別人賦予你的角色,要活出自己的樣貌」

一直到結尾仍是這部作品核心主題,從這點來看巨人可以稱之為首尾相應

當然我不否認整體劇情的某些轉折確實有點生硬,例如法爾可神速的掌控巨人之力還能變成鳥型態,或是結尾對於尤彌爾跟怪誕蟲的描寫過於單薄,或進巨能力處理的沒有很好,但作者自始至終都未曾背離過上述的主題。

這部作品中的眾多角色,不論他們的好惡與意願,被強迫賦予了某個必須扮演的角色,而他們必須扮演的這個角色,正好造成他們生命中的各種苦難與不幸

帕島上的艾族因著他們身上的尤彌爾血統,被初代城牆王視為罪人而被修改記憶,關在城牆之中,承受著被牆外巨人吞噬的威脅與恐懼

島外的艾族也因著這份血統被視為人類的威脅、惡魔的後裔,而被集中管理,限制了他們的人身自由。而在馬雷,更進一步的利用他們對巨人的了解,將艾族視作為人形兵器,壓榨他們每一分的存在價值,做為可犧牲的軍備將他們送上最危險戰場

馬雷的戰士生中,許多人都是為了爭取讓自己的家人能過上較好的生活,而爭取成為巨人的繼承者獲得榮譽馬雷人的殊榮。

吉克做為島外艾族復權派領袖之子,卻被他的父親古立夏視作復權的工具而送進了戰士隊,卻因為無法滿足雙親的期待與缺乏關懷,因此否定了自己的出生與存在,而到繼承獸巨之後更進一步的全面否定了尤彌爾血統,而展開他的艾族絕育計劃。直到在道路中跟阿爾敏對話,才重新意識到對他來說重要的是甚麼。

或許古立夏確實從吉克身上學到了他犯下何等錯誤,當他的人生在城牆內重新開始,獲得另一名孩子艾連之後,他不再將自己想法跟願望強加上在艾連身上,而是陪伴在他身旁關愛著,即使艾連決意加入危險的調查兵團,也仍尊重艾連自己的意願。或許這也是最終話古立夏抱著剛出生的艾連說出你是自由的意義,古立夏學會了不再將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了。

萊納則是母親是艾族,父親卻是馬雷人,父親因為母親的血統拋棄了萊納母子。萊納的母親不斷灌輸他說,都是島上艾族的錯才讓他們過上這樣的生活,只要成為榮譽馬來人並從島上的惡魔手中拯救世界的話,就能找回他的父親一家人團圓,讓萊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努力著。他在出發去島上的前夕找到了他的父親,但他的父親的反應打碎了他的夢想與母親的謊言。但木已成舟他仍舊前往了艾島,為了所謂的拯救世界而努力,僅管他清楚這也是個謊言。直到結尾萊納的母親才認清了她所犯下的,與古立夏類似的錯誤,與萊納和解,才終於讓萊納心中的缺憾得到補償與救贖。

亞妮或許是在這一連串不幸中稍微幸運一點的那一個。她做為孤兒被收養,她的養父為了改善生活賠上自己健康的腳也要栽培她成為榮譽馬雷人,卻在亞妮出發前的最後一刻認清對他而言最重要是他女兒,而向亞妮悔悟要她無論如何都要活著回來。亞妮或許從她父親的期望中解脫了,但仍擺脫不了馬雷軍方對她做為女巨人期望,她還是得做為探查小組的一員登上帕島,但這場衝突對她早已毫無意義,她所能做的只有勉力求生,以求完成他與養父的約定。

賈畢就像原先的萊納一樣,認為島外艾族所受的迫害都是帕島惡魔所害。她在扮演馬雷賦予的角色的同時,也為帕島的人粘貼了標籤。法爾可則像亞妮一樣早早認識到成為戰士生的荒謬,而決定盡一切所能避免賈畢變成巨人繼承者,並獲得萊納暗中支持。賈畢和法爾可的故事就不在此贅述了。

米卡莎則是在年幼的時候,被艾連救下,從此以後就只為了艾連而活。她一直想成為艾連心目中的理想模樣,只順著艾連的意願行動,想成為被艾連需要的人。在104同期生中,她加入軍團的動機可能是最薄弱的,純粹是因為艾連加入了所以她也加入了,早期的劇情里也提到了如果艾連選擇去開墾荒地她也會跟去。她將自身的存在意義完全的依存在艾連身上,就像路易潔將自己依存在米卡莎身上一樣。

或許尤彌爾也是如此,初代王渴望掌握巨人之力而施恩於尤彌爾,無意間滿足了尤彌爾心中對親情或被他人需求的渴望,而順從於王的旨意,按照王的無理要求而持續的創造巨人。直到最後見證了米卡莎如何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斬殺了米卡莎心目中的那個執念,尤彌爾也才學會了放下,並讓巨人之力終結。

或許最前面的那篇文章中,從-尤彌爾(齶)→希斯特莉亞→艾倫→真.尤彌爾一路連貫下來的那個核心動機,我們可以把米卡莎加進去了

「尤彌爾(齶)」→「希斯特莉亞」→「艾倫」→「米卡莎」→「真.尤彌爾」

鄂巨尤彌爾拯救了希斯,希斯拯救了艾倫,艾倫解放了米卡莎,米卡莎解放了始祖尤彌爾

而我認為這個不按他人的意願而活,必須尋找並活出出自己的動機,也正是調查軍團的成立初衷:探索人類的其他可能性,而不是困於牆中坐以待斃。也正是調查軍團,讓這些角色得以鏈接在一起。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我不會用神作或爛尾來形容,我會說這是我喜歡的作品,但如前面所說,有些部分我確實覺得作者可以處理的更細緻些

而我覺得這部作品不是糾結誰該死誰不該死,或誰跟誰該配在一起,而是要思考我們如何才能活出不同的可能性

沒有誰該死或不該死,而是我們在這個殘酷世界中該如何活著,能怎麼活著,作者透過各種角色為我們展現了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也只有懂得追尋或接受不同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自由。在這個意義上,自由不是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對可能性的追求與實現,同時也必須接受各種可能性,包括了自身的毀滅。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1082.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