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因为意外创作出一部陪伴自己身心成长的作品,却因此被更多自来熟的无来由期待给束缚,笔者真心觉得以谏山创老师洞见人类情感与愚蠢深刻程度之才、实在不值这样被吾等陌生他人糟蹋。他从自身经历的伤痕里、所培养出来的温柔,应该留给他更在意、更值得他付出心力的人;而不是给一群擅自把他捧上神坛之后,又抱怨着他没有成为他们心目中期待神明的莫名信徒。
因为意外创作出一部陪伴自己身心成长的作品,却因此被更多自来熟的无来由期待给束缚,笔者真心觉得以谏山创老师洞见人类情感与愚蠢深刻程度之才、实在不值这样被吾等陌生他人糟蹋。他从自身经历的伤痕里、所培养出来的温柔,应该留给他更在意、更值得他付出心力的人;而不是给一群擅自把他捧上神坛之后,又抱怨着他没有成为他们心目中期待神明的莫名信徒。
《进巨》作为一部成功打入大众市场的商业作 (笔者谈的是曾经击败日漫销售霸权《海贼王》的销量排行事实,不是甚么个人幻想的追捧吹嘘),却能在以下几点脱彩,不重蹈其他商业作、相对容易出现的妥协:
1. 交代人类历史近两百年来、国族主义/民族意识是如何酝酿形成,与其如何反复循环、荼毒残害人类社会的荒谬;(若不满笔者此处的遣辞用句,还请不吝解惑:吾等世界线人类历史,有哪件重大进步之事物,是大部倚赖国族主义/民族意识去推动、且几乎不需其他外力帮助的?又有多少惨事,是与国族主义/民族意识脱不了关系的?)
2. 点明历史并不完全由胜者/少数菁英所谱写,弱者/多数奴隶的意志与感受、也同样是铺陈历史的重要一环;
2. 点明历史并不完全由胜者/少数菁英所谱写,弱者/多数奴隶的意志与感受、也同样是铺陈历史的重要一环;
3. 直指「自由」的本质,逼迫受众去重新思考其相应意义。
另外较为细部、也较偏见仁见智的擅场,笔者此处不多言;毕竟,与主题无关。
以上这几点,作为一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而言,从笔者粗陋看来、也算是非常奢华的水平了。当然,单靠这几点,能不能被冠上「神作」之名,尚且未知;更何况《进巨》也不是毫无缺陷,能够凑齐更理想的状况条件、也不在少数。
但就一个起步略晚,画功初期也不特别出彩的年轻人来说,第一部连载大作、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笔者在见多了无心批评能够如何撕心裂肺地摧毁掉另一位陌生人的人生之后,不免会加减重新审视自己的不满之处,省思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主观偏见、有多少才是该作品所呈现的真实内容,然后留下个可能非常虚伪的安慰掌声、而不是满篇自己天真不成熟的情绪发泄。
至于作品曾经带给自己的教训与冲击,只能希冀自己能够觉察自己成长的轨迹、然后懂得学会感恩…
但就一个起步略晚,画功初期也不特别出彩的年轻人来说,第一部连载大作、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笔者在见多了无心批评能够如何撕心裂肺地摧毁掉另一位陌生人的人生之后,不免会加减重新审视自己的不满之处,省思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主观偏见、有多少才是该作品所呈现的真实内容,然后留下个可能非常虚伪的安慰掌声、而不是满篇自己天真不成熟的情绪发泄。
至于作品曾经带给自己的教训与冲击,只能希冀自己能够觉察自己成长的轨迹、然后懂得学会感恩…
也许,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因为它刻画得生动程度远超常人想像,所以也就必须背负各种不满:即便可能故事角色、按照创作者原来的铺陈轨迹,是多多少少能够拼凑出后来言行的蛛丝马迹;但由于太多人投注过度的情感与个人经历、到这些自己所喜爱的角色身上,以至于没法用「看故事」的距离、用较客观角度,去品味解析剧情发展,却是用看待自己儿女亲戚邻里的「管闲事」态度,不免想要插手去西家长东家短。
但,这并不能正当化「闲话家常」的过度作为;有这种现象,只是证明人类还没能从这种愚蠢/非理性的本能里跳脱出来。行为本身存在,并不能反推证明这种行为的正当性;不然为什么一代贤哲苏格拉底,会傻呼呼地选择服毒自缢?
但,这并不能正当化「闲话家常」的过度作为;有这种现象,只是证明人类还没能从这种愚蠢/非理性的本能里跳脱出来。行为本身存在,并不能反推证明这种行为的正当性;不然为什么一代贤哲苏格拉底,会傻呼呼地选择服毒自缢?
虽然笔者愈来愈少在巴哈上抒发己见,并不纯然只有这类原因;但笔者不否认 ─ 相较起陪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各式怪文 (带两岸风向啦、战作品智商/学历歧视啦、被各式有心无心鱼饵钓中的宣泄啦…),小弟发现:与其参与这些、把自己搞得心烦意乱的讨论,还不如自己好好沉思审视自己曾经敬佩过的作品。
笔者并不是不感激版友们的信息交流;但相较起满足好奇欲望/喜悦的拉力,不得不说本版所呈现的推力、真的太大。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自己也责无旁贷;并不是自己站在旁边说凉话、就好像做到「洁身自爱」一样。但当能够刺激思考的内容愈来愈少、发泄情绪的内容愈来愈多,笔者也只是个孤身凡人、没能力也没意图作中流砥柱的殉教者。
在此仅寥以苏东坡先生之〈定风坡〉作模拟,希望能刺激过于纠结漫画最终话的版友们思考:
〈定风坡〉上阙、结束在『一蓑烟雨任平生』,明明就潇洒至极,为何下阙开头要这么扫上阙兴致、接个『料峭春风吹酒醒』?这,跟被人引用到烂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有何关联?
小弟妄鉴:东坡先生之〈定风坡〉妙处,根本就不在『也无风雨也无晴』,而是在下阙的『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归去』三处;没这三转折,三小风雨啥放晴、根本传达不出半丁点人生意境。而没有这阵『料峭春风』、也就根本带不出这三处烘托奠定经典结尾的转折。
话题拉回:老实说,小弟也不觉得《进巨》139回结尾得算妙;但如果再重新把谏山创老师的作品重头品味一遍、而不是抱着自己各式预测或期待去衡量,是否会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望看倌们深思。
话归源头:笔者年轻时有幸拜读余光中先生翻译的《梵谷传》;后续听到Don Mclean之〈Starry, Starry Night〉时,颇为憧憬最后一段歌词的意境: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如今,在谏山创老师完结《进巨》这部警世寓言的当下,一扫当年无邪的憧憬,我却只剩下满满的惆怅,一心只想劝老师退隐澡堂、以保这不被人珍惜的瑰宝:
如今,在谏山创老师完结《进巨》这部警世寓言的当下,一扫当年无邪的憧憬,我却只剩下满满的惆怅,一心只想劝老师退隐澡堂、以保这不被人珍惜的瑰宝: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
Perhaps they never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