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卡毛(毛卷/摩卡)O vO/!!

天有多高?三、四樓那麼高啊~(黑沙實際各種高度推算)
(高度文)
黑色沙漠的(實際)距離推算(~700GP達成~ !!)
(距離文)
今天的你被開紅單了嗎?黑沙各種實際速度推算_(:3!!(圖多)
(速度文)
根本沒回答到問題?今天就來告訴你黑沙多大(黑沙實際大小推算)
(面積文)
冷出新高度,廢出新姿態-黑沙的100項冷知識:3
(冷知識文)
動畫片頭風-To the beginning
(剪接影片)

我們下次的廢文見!

繼上次的
天有多高?三、四樓那麼高啊~(黑沙實際各種高度推算)
之後,又隔了一段時間才來和大家見面啦!(其實是因為電腦爆炸才沒辦法進行考察和發文)
這次的文章也是相當的有深度(物理)哦!
至於為什麼這次會是這個主題,故事是這樣的:
(上次高度文的時候就想到+留言有人提到)

(正在釣活動魚…)
【嘿,毛卷,我前幾天聽到一段話,很有趣,你想聽聽看嗎?】

【不想。】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只好告訴你了。】

【雖然是個有點莫名其妙的傢伙,不過他說: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助你。】

【敢問這句話的意思是……?】

【你就是因為不夠了解海,所以才會一直釣不到肥嫩的暗紋多紀魨!】

【原….原來是因為這樣嗎!】

【…………………….】

【狼哥,我知道今天要來做什麼了!】
正文開始:

首先呢,現實測量海洋深度的方法,早期使用過"繩纜法(略稱)"運用繩子捆綁重物使其垂落至海底來測量,其缺點是容易受到洋流以及船體本身飄動影響而有相當高的不準確性。
而現今普遍使用的技術則使用熱門的”回聲探測技術“,運用聲音在水中的行進碰觸到物體反射的時間來計算其深度,這個概念想必國中或者高中的物理課應該有教,詳情請洽測深學與聲音的傳播。
(※附帶一提:聲音傳播的速度在固體中(鋼鐵)(5960m/s)>液體(1482m/s)>氣體(340m/s),因為聲音也是一種波,密度越大傳遞速度越快。)

【怎麼?我的獅子吼看起來是這樣用的嗎?】
咳嗯,總而言之,我們可以運用遊戲世界的優勢!也就是把自己當成速度!

以下是概念圖解:

(※有人會想為什麼要特別分成兩個地方,當然是因為瑪戈利雅海域地圖無法使用導航,所以要先在可以導航的海域來求出下潛的速度。)
方法和概念介紹完畢,是不是比之前的三角函數還要簡單呢?

OK 那麼接著進入實際測量與推算的環節,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下潛速度“是多少,下潛速度可能會受到移動速度潛力影響,不過沒有關係,速度越慢花的時間越多,反之亦然,但我們所測的深度值是固定的所以沒差。(※邏輯上就是A跑百米花10秒(10m/s),B花20秒(5m/s);兩人跑400公尺A會花40秒,B會花80秒的概念)
測量位置選定稍微深的海域(此處選定露絲海域),並以導航距離100跨至110的100單位(恰好是100米)來進行實地測量,廢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小段影片:
都看完了ㄅ,看不懂沒關係下面接著來解釋。
根據距離文的結論可知,導航數字變化時即是其距離之整數(10變成20導航單位即是10公尺的距離,因為20導航單位包含11~20公尺的距離),因此,如上所述的方式,測量距離恰好是100公尺。

然後下潛時間如影片所標示約花費17秒的時間。
因此可知下潛速度(鯊魚裝+移動速度潛力5階)大約是5.882公尺/秒
接著再上兩部測量影片:
地點:虛空海域-某個任務需要到海底關燈的海溝
花費時間:約49秒。
深度計算:5.882(m/s)x49(sec)=288.218(m)
這個海溝(?)的深度深達288公尺呢!!真是太驚人了!
接著是最壓軸的黑沙大洋最底部的探測,影片如下:
(※因為輸出的關係,原片中可以看到陽光照在海洋底部的人物影子,當人物和影子重合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已經觸碰到海底了,只是後制之後很黑沒那麼明顯)
地點:瑪戈利雅-不知道在哪裡的海上
花費時間:約51秒。
深度計算:5.882(m/s)x51(sec)=299.982(m)
原來這個橫跨河西國與東瓦倫西亞大陸的大洋的最深處,居然深達快300米!

深度300米是什麼概念呢?大概就是台北101倒過來一半多一點點的深度:

還太抽象?我幫你搓個更大的。

怎麼樣,這樣是不是更有概念了呢!

延伸知識:

因為這次的數據不多,計算過程很快就結束了有點無聊,為了延伸一點情趣這邊提一下下潛時看到的一些景象以及沒什麼用的小知識。

1.瑪戈利雅海床是漆黑一片,卻可以看到海的顏色
:事實上光線在水下200米以深就無法再穿透了,因此邏輯上應該會是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



2.瑪戈利雅的海床雖然看似是平的,卻擁有奇妙的地形
:黑沙海洋有著上下浮潛時,移動視角可以不經過海洋濾鏡而直接看到水下地形的特性。因此在探測過程中,也意外地發現神秘海域一些奇怪的地形。


3.瑪戈利雅海底深度應該比推算還要深
:探測海床過程時發現非常莫名的次元方陣(?),一個好奇心跳進去發現居然還能繼續往下游,不過雖然還能繼續往下游,但究竟有沒有接觸到底部完全不知道(因為周遭全是一樣的場景),反之要上浮後會被透明的地形蓋住而被困住,除了使用"逃出"以外沒有其他掙脫方式,所以就變成下面這樣:

(後來就在大洋中邊游邊觀察的回到拉特港了… …
)


4.黑沙角色的身體可承受的壓力極限很高
:在水中,每增加10米,壓力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atm)(76公分水銀柱、1033.6公克/平方公分),因此在瑪戈利雅海床所承受的水壓大約是31個大氣壓(30+1(海面上大氣壓))。
現實生活中人類所能承受壓力約在深度20~40米左右(大概3~5個大氣壓),而借著潛水裝備所締造的最深紀錄則可達332.35米(由埃及人Ahmed Gabr所締造)。
因此可得知黑沙角色若不透過鯊魚裝與其他裝備下潛至此深度,撇除氧氣與耐力的原因,可承受的水壓是超越正常人的。

5.若使用黑沙角色前往挑戰者深淵(馬里亞納海溝),大約需要下潛半小時
:黑沙角色下潛的速度前面可知是5.882公尺/秒(撇除水壓、阻力、壓力極限等因素),而目前世界最深深度馬里亞納海溝有11,034公尺深,
下潛時間:11,034/5.882≒1,875(秒)≒31(分鐘)
因此可以想像上面的下潛過程要持續將近半小時才會到達底部,會是什麼樣的奇妙旅程呢
。

小結:

【因為被困在海上,所以只能在這邊做結語了】
以上,大概是黑沙海底探測的小過程,以及一些無用的知識!希望大家會喜歡

探測過程意外地順利,數據也很少,主要花時間是在剪實地探勘影片的部分,不過收穫也是蠻多的,沒想到黑沙的海洋就這麼點東西OuO,嘛,總之大概就是這樣~~~~~~
最後的最後:

❦ ❦ 摩卡的過去的廢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