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打三顧茅廬
5年6個月破台.
這次打赤壁之戰.
本來想說有經驗了應該破台會比較快.不過因為不擁護獻帝的關係.幾個小軍閥只能用打的.而不能用降伏.
就馬超家吧.多浪費了點時間.
當然了跟這次劉老闆實力有變強一點,要繞過去打襄陽(江陵那時候被劉備打下去).然後劉老闆投降後,那個江夏根本就是個爛攤子有關.
起手還是建寧起家,附個雲南.然後把雲南的兵搬過去建寧後.就先打江州.但是開局比較不利的是沒順手把永安拿下來,竟然被金旋搶了 -.-
或許差在起手,拖到台錢.因為起手120個新武將.老實說一個城大概都10個武將就夠了.
江州打掉後,圍點打援把成都在主力在野戰中殲滅掉.要配合包圍佔領.這樣對方斷糧暈眩時很容易打掉.
然後不攻關直接取下梓潼.
然後跟曹老闆搶漢中.起手有拖到台錢應該就是又打漢中沒搶贏的關係.
上次三顧茅廬雖然劉老闆早早就倒,但是我的開局是有撿到漢中跟永安.
起手開局不好.都要用打的.後面竟然看到曹老闆先打下永安.頗傻眼.只好兩面作戰,打漢中跟永安.
應該是那邊拖到時間.然後還是把永安打下後繞過去打襄陽.升大將軍.劉老闆就投降了.
本來想說這樣應該會更快打完?結果是遇到個大爛攤子.因為曹老闆一直來打江夏.只能不斷支持.
要到把新野打下後.在漢中打游擊戰阻止從長安打過來的曹老闆.然後鉗型攻勢從漢中打上庸,從新野打宛.
這時候就是開羌跟山越打曹老闆跟孫老闆.山越打建安真是滿關鍵的.開鮮卑打晉陽,這次曹老闆才不會從河北一直調兵下來打.
這時候就是打許昌的時候想試看看不擁護獻帝.結果倒賠3萬金以上.不過還好沒有太守叛變.就花錢收買人心而已.比盟約到時還有兵在對方領地的懲罰輕多了.
不擁護獻帝還是可以稱帝的.城打有夠多就行了.
只是本來小馬哥派人去就會投降的.後面就等曹老闆西部軍團把他打殘再說啰~印象中還是降了.在事件都跑出來後,剩個萬把兵被曹老闆打殘了就投降了.韓遂也是投降的.
這次試了操控武將還有攻城器.可能也都有拖到台錢.因為其實武將不操控還是會自己放招的.但是操控的時候總結局本來是坐等結果的變成自己手操,往往達不到想要的.
開局不好,但是有打孫老闆的經驗後,其實也就差不多那時候就打贏了.可見這個劇本難度比三顧茅廬高了點.主要是三顧茅廬的時候雖然開局好.但是曹老闆跟孫老闆在長江咬得很死.這關哩?換我江夏這個大爛攤子,三家在江夏附近大打出手.真的有三國的FU.根本就是互拖後腿大賽.
上次三顧的時候江夏我很後面才打下來.反而不用浪費那麼多資源在江夏.
那次從上庸跟新野直直往北打.只是沒有叫山越後一鼓作氣滅掉孫老闆.這次倒是有.
這次比較傻眼的是:呀~曹老闆你竟然有本事晉陽打退鮮卑????
結局也是600年結局~後面的劇本沒有這種兩個城可規劃新君主的,看來要借殼上市啰~下一關漢中爭奪戰~預計先借劉老闆的殼來過關啰~